杂诗三首其三王维赏析 杂诗三首

王维的《杂诗三首》,杂着三种忧伤的味道,却因此流传千古。

王维是唐代著名诗人,他不但有卓越的文学才能,而且是出色的画家,还擅长音乐;他有着深湛的艺术修养,对自然美具有敏锐独特而细致入微的感受。因而他笔下的山水景物特别富有神韵,常常是略事渲染,便表现出深长悠远的意境,耐人玩味。他的诗取景状物,极有画意,色彩映衬鲜明而优美,尤善于细致地表现自然界的光色和音响变化。例如“声喧乱石中,色静深松里”(《青溪》)“泉声咽危石,日色冷青松”(《过香积寺》)等诗,都有体物入微之作。因此世有“李白是天才,杜甫是地才,王维是人才”之说,后人亦称王维为诗佛。

王维早年有过积极的政治抱负,希望能做出一番大事业,后因政局变化无常而逐渐消沉下来,吃斋念佛。四十多岁的时候,他特地在长安东南的蓝田县辋川营造了别墅和在终南山上,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。其作品最主要的就是山水诗,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,宣扬隐士生活和佛教禅理;精细传神。

《杂诗三首》便是诗人隐居孟津时,安史之乱之后,诗人在孟津隐居多年,留下了的诗作,其中咏孟津的诗就达九首。这组诗便是其中的代表作,下面让我们先来欣赏一下:

《杂诗三首》

其一

家住孟津河,门对孟津口。

常有江南船,寄书家中否?

其二

君自故乡来,应知故乡事。

来日绮窗前,寒梅著花未?

其三

已见寒梅发,复闻啼鸟声。

心心视春草,畏向玉阶生。

王维的《杂诗三首》,杂着三种忧伤的味道,却因此流传千古。

第一种忧伤的味道,即是第一首诗,描写了闺人怀远以及盼望音书的心情。此乃游子复杂而微妙的家园之思,诗人久居京城,怀念故土,然怀归不得而生乡愁,连自己是否寄过家书都记不得了。此诗内涵丰厚,具有格外撼人心魄的魅力。

第二种忧伤的味道,即是第二首诗,描写了游子思念家人的急切心情,向故乡人询问家中情形的话。其对于家园的断肠之思,凝练于一个“问梅”的细节上。一种精神煎熬后的过望大喜,是一种久处孤独后而急于消渴的情感冲动。

​第三种忧伤的味道,即是第三首诗,描写了家中妇女给丈夫回信中的话,是问“梅”过后,承“梅”而发。“已见”“复闻”,不仅是动作的连续,也是程度的加深,是心愁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加剧的过程“寒梅”开过,“春草”又生,人生进入了乡愁的季节,心愁如春草猛长。这种心理刻画,非常独特而微妙,骨子里都有一种孤独情结,是一种渴望还乡的期待。

《杂诗三首》是王维创作的组诗作品。虽然“杂”,但是这是一组抒写男女别后相思之情的五言绝句,暗含思念家乡的情绪。三首诗写出三种缠绵深婉之情,或直抒胸臆,或托物寄怀,都不事雕琢,因此流传千古。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755731262@qq.com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(0)
上一篇 2022年8月25日 下午4:55
下一篇 2022年8月25日 下午4:55

相关推荐

  • 十五夜望月全文解析 十五夜望月的诗意意思

    赏析诗词书画,品读国学文化。喜欢游山玩水,立志行走天下。点击上方加关注,一起来交流学习诗词书画,饱览大好河山吧! 十五夜望月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, 冷露无声湿桂花。 今夜月明人尽望…

    2022年8月24日
    12
  • 辛弃疾诗句赏析 辛弃疾的诗有哪些

    他,文能挥笔填词,武能上马杀敌; 他,被称为“词中之龙”, 他,一生赤子,追求收复山河; 他,是与苏轼齐名的豪放派词人; 他是辛弃疾。 辛弃疾一生怀着赤子之心,想要收复失地,恢复旧…

    2022年8月26日
    23
  • 最简单的古诗分享 简单的诗有哪些

    《画》 唐代:王维 远看山有色,近听水无声。 春去花还在,人来鸟不惊。 全诗读起来似乎行行违反自然规律,其实正是暗中设谜,写出了画的特点。 画 《静夜思》 唐代:李白 床前明月光,…

    2022年8月25日
    17
  • 以英雄为话题的素材 关于英雄的议论文题目

    当自己需要得到别人帮助的时候,去积极主动地欣赏别人,就有一种在恭维他人的小人之嫌。如果再来一个激赏;那就应该在“小人之嫌”的前面,加上“卑鄙”俩字,就有了卑鄙小人之赚。 要想对别人…

    2022年8月24日
    12
  • 采桑子欧阳修的简要赏析 采桑子欧阳修原文及译文

    文稿|严鼎 采桑子·轻舟短棹西湖好 (北宋)欧阳修 轻舟短棹西湖好,绿水逶迤。芳草长堤,隐隐笙歌处处随。 无风水面琉璃滑,不觉船移。微动涟漪,惊起沙禽掠岸飞。 跟你聊一部电影吧。我…

    2022年8月25日
    29
  • 乡愁余光中全文欣赏 乡愁余光中原文全解

    前些时候与同事聊天,他说退休后,将回到故乡新疆。当问及缘由,他说家人都在那里,以前不觉得,虽着年纪上升,这种感觉日渐强烈。 卧榻先生曾一度觉得,现代社会交通网络那么发达,通讯工具那…

    2022年8月24日
    13